公告資訊

News & Events

推進猴園行豐新建「樂園」 狒狒樂玩躲貓貓、溜滑梯

每一座動物園展場的更新,都是一次重新凝視動物與環境關係的契機;每一件行為豐富化的設計,則是一場與動物生活的對話。

台灣的動物園為了提升動物福祉,持續不斷地推進行為豐富化設施、減少動物刻板行為。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行豐設施的「別有用心」,基金會特別邀請動物園分享設計背後的溫暖細節,首先將從六福村的猴園改造說起。

全新棲架設計
結合傳統與創新

六福村的猴園於2024年8月,完成阿拉伯狒狒和東非狒狒的展場改造。原本的棲架因多年使用而老舊,於是團隊以南方松為主要材料,參考舊有設計,重新打造了一座高達 250 公分 的新棲架,並細心加入遮陰與攀爬功能,讓棲架不僅實用,更成為狒狒的「樂園」。

建設過程經過三週的反覆設計與討論,再花一週時間建造。為了讓設施穩固,團隊更克服重重困難,挖除展場原有的柏油路面、鋪上土壤,模擬出更自然的生活環境。


圖/ 考慮到靈長類具有一定破壞力,選材以南方松粗厚原木和板材,並以螺絲加強固定。(圖片提供=六福村)

動物的行為反應
個性化適應與挑戰

此次棲架的使用者主要是阿拉伯狒狒與東非狒狒,六福村保育員蔡奕銘表示,除了因個體差異而影響動物使用行豐設施的狀況外,過去是否接觸過類似物件也會影響過程。以阿拉伯狒狒為例,因過去有過類似設施的使用經驗,對於新環境表現得特別大膽,第一天就開始愉快地玩起滑梯、捉迷藏;而東非狒狒則顯得謹慎,但在食物引導下逐漸靠近,約半小時至一小時即適應。

保育員蔡奕銘也提到,其中一隻母猴「屁孩」的「鄉愁」狀況較為明顯,因要避免屁孩與近親繁殖,將她從原群移至新展場,所以一進入展場牠就會立刻爬至棲架頂端遙望「家」的方向。蔡奕銘強調,在這裏就可以發現環境設計、行豐設施對於緩解動物情緒的重要性。

雖靈長類具有一定破壞力,蔡奕銘更強調,在組裝棲架時,也有考慮到強度、結構,所以使用較粗厚的原木、板材,更以螺絲加強固定。使用至今,觀察到棲架有動物的使用痕跡,但不影響使用狀況。


圖/ 保育員對於狒狒能在使用行豐設施時,展現自然行為感到非常興奮。(圖片提供=六福村)

豐富化的多元嘗試
植栽與創意道具

為了讓狒狒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猴園團隊在展場內加入了許多創意設計。例如,萬聖節時,放入造型南瓜,讓狒狒在遊戲中增強感官刺激;植栽選擇加入狼尾草、桑葉與山麻黃等狒狒喜愛的植物,讓展場增添一抹清新的自然氛圍。更計畫加入更多互動裝置,如繩索、消防水袋編織品等,並藏匿食物,激發狒狒的探索欲望。

過去四年,六福村猴園每年暑假都進行一次展場翻新,不僅改善硬體設施,更積極實踐動物行為豐富化的理念。2025年暑假,計畫改造豬尾猴或褐戴帽捲尾猴的展場,進一步優化動物福祉,與環境永續發展齊頭並進。


圖/ 狒狒相當喜歡玩溜滑梯,會以面部朝下溜滑梯,相當風趣、可愛。(圖片提供=六福村)


什麼是動物行為豐富化?

動物行為豐富化(Behavioral Enrichment) 是動物福利的一個重要概念,旨在透過刺激動物的自然行為來提升其生活品質。這種方法常見於動物園、救援中心或圈養環境中,目的是減少動物因為無聊或壓力而產生的異常行為,並讓牠們過上更接近自然的生活。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行為豐富化類型:

  1. 感官刺激
    提供不同的氣味、聲音、視覺刺激(例如新的聲音或光影),模仿動物在自然環境中可能會接觸到的元素。

  2. 覓食豐富化
    模仿動物在野外的覓食方式,比如將食物隱藏在某處,讓牠們透過搜尋、挖掘或打開容器來獲取食物。

  3. 社交豐富化
    促進動物之間的互動,例如為群居動物提供適當的群體環境,或設計能模仿群體互動的工具。

  4. 玩具與工具
    提供玩具或工具,讓動物可以探索、啃咬、搬運或使用來完成某些挑戰,這能讓牠們保持活躍。

  5. 運動與挑戰
    設計環境中的結構(如攀爬架、跳躍平台)來鼓勵動物的體能活動,這對於靈長類動物或貓科動物特別重要。

  6. 認知挑戰
    提供能啟發思考的物品或活動,比如需要解決問題的食物迷宮,能幫助動物維持心理健康。

行為豐富化的目標是讓動物表現出更多自然行為,進而提升牠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在執行行為豐富化時,還需要密切觀察動物的反應,確保豐富化的方式安全且有效。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