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犀牛日

2022 World Rhino Day

莊福文教基金會自2017年在台灣發起響應922世界犀牛日,至今已經歷了六個年頭,回想第一年號召三千人發起響應活動的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2017年號召三千人在廣場上排列犀牛圖陣,《美聯社》全程空拍直播,讓世界看見台灣保育犀牛的決心。2018年邀請民眾模仿犀牛滾泥巴;2019年廣發動物英雄帖決勝鐵牛三項運動會;2020~2021年,成功將犀牛艾瑪送往日本東武動物公園,擔起促進犀牛血緣豐富化的繁育重任,每一年的作為,無不是希望能讓更多人關注到犀牛保育的議題。

回顧歷年響應犀牛日活動

最初響應世界犀牛日,基金會便提出「紅鼻子挺犀牛」口號,紅鼻子並非傳遞逗趣的歡樂訊息,而是意喻犀牛被盜獵者殘忍的砍殺取角,在臉上留下碩大血口而死的畫面,提醒眾人停止買賣犀牛角產製品,因為,消費市場的需求,決定著野生動物的未來。

犀牛保育議題,對多數台灣人來說,無疑是遙遠的,畢竟,犀牛並非台灣原生種。然而,在國際間,犀牛問題卻是嚴重的存在,外電每每報導犀牛又因盜獵死亡幾隻,或者是哪個亞種被宣布滅絕,幾乎都是生死交關的存亡問題,不免讓人總想,犀牛不會就在你我這一代就滅絕了吧?

近年保育意識抬頭,石虎、黑熊等本土瀕危物種的保育議題陸續成為焦點,無疑地,有越來越多人認同,在我們的土地上,自己的動物必須自己救;而地球另一端的犀牛,也正迫切的需要全體地球人的關注,從認識犀牛,了解犀牛所面臨的生存危機,進而改變錯誤認知,停止買賣需求,留給犀牛一條生存之路。

 

2022年,響應922世界犀牛日

今年,在2022年922前夕,應國立臺灣博物館第12屆《臺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邀請,在導演Kate Brooks《The Last Animals最後的動物》放映後,進行一場犀牛保育工作的深談,也藉此機會與現場聽眾分享並重新檢視近年國際犀牛盜獵情勢的改變。

 

The Last Animals 誰是最後的動物?

導演Kate Brooks《The Last Animals最後的動物》紀錄片所探討的內容,很寫實,也很悲傷,紀錄著東南亞黑市按克計價的犀牛角粉,100g的價格自新台幣2.5萬起價,號稱有清熱退燒、解宿醉、治療癌症、壯陽等療效,非法所得再用來支持恐怖組織發起戰爭。

當地的巡守員,必須荷槍實彈,每天工作猶如上戰場一般,面對的是背後有更強大火力支援的盜獵集團,唯一的期盼就是可以活著回來,根據統計,近十年間(2017年~)有上千名巡守員死於盜獵衝突。

片中也以北方白犀牛為案例,早在2007年時北白犀就已被判定在野外滅絕,僅剩下受到人工照護的5隻北白犀,而從紀錄片開拍至2017年紀錄片上映時,全球更只剩下「唯3隻」在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的北白犀。

然而,2018年3月,全球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蘇丹」也因健康惡化去世,正式宣告北白犀滅絕,目前各國科學家正研究利用如採精凍卵的人工技術,試圖延續北白犀亞種的命運。

而科學家也語重心長的表示,北白犀不是唯一犧牲者,可能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滅絕就發生在眼前,在情況變得更糟之前如果再不正視它,以目前盜獵情況來推算,預計至2036年時,犀牛將在全球滅絕。

The Last Animals最後的動物 官方網站

圖片來源:thelastanimals.com

 

2018年時已年邁45歲的「蘇丹」,是全世界僅存的雄性北白犀,當時由40人組成的團隊、24小時不分晝夜地持槍守護,以防止盜獵者覬覦。

圖片來源:網路;Ol Pejeta Conservancy

全世界僅剩五種犀牛

從遠古時代就存在地球上的犀牛,至今僅剩五種,分別是棲息在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以及亞洲的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及蘇門答臘犀牛,各物種的個體數也依此排序遞減。

 

白犀牛是五種犀牛中最常見也是數量最多的,統計2022年白犀牛的數量已不到16000隻,相較於2016年約22000隻大幅銳減,被IUCN列為NT近危物種

在台灣的犀牛都是白犀牛,總計26隻,包含六福村19隻,臺北動物園5隻及壽山動物園2隻(2022.9.22數據),所以常常聽到有人以為犀牛只有一種。

白犀牛是目前體型最大的犀牛種類,平均成年可達1-2噸重,一天約需要吃掉體重1/10的草料,雙角。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2

 

黑犀牛,體型較白犀牛小,雙角,曾經是數量最多的犀牛,在1970年達65000多隻,然而,半個世紀過去,2022年時僅剩6195隻。所幸在當地政府的極力保護下,過去十年間略有增加約16%,IUCN列為CR極危物種

值得一提的是,黑犀牛不黑、白犀牛也不白,牠倆最大的區別在於嘴型,白犀牛闊嘴,黑犀牛尖嘴,曾有傳說當年英國人到非洲初見白犀牛,便問當地人是甚麼動物,因為白犀牛嘴寬,當地語稱Weit Rhino,也就是寬犀牛的意思,但英國人誤聽為「white」,演變成白犀牛,以及為區別而被叫做黑犀牛。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2

 

 

 

2022年3月傳來好消息,根據外電報導,捷克的野生動物園再添一隻黑犀牛寶寶,取名為「基輔」,屬於較稀少的東非黑犀牛,目前野生數量約800隻。

圖片來源:Taiwan News  延伸閱讀

再看到棲息在印度和尼泊爾的印度犀牛,單角,一身盔甲般的皮膚是牠最醒目的特徵,曾在1900年代初期只剩下100隻不到,有賴當地政府、地方社區及國際組織近年為保育犀牛加強反盜獵行動,至2021年時,數量提升至3700多隻,IUCN列為VU易危物種

根據印度於2022年5月最新普查結果,印度犀已來到4014隻新高,推測可能是因為大多數保護區受到疫情影響而關閉,讓犀牛在交配繁殖的季節減少人類干擾,因此新生數量上升。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2

 

 

 

目前僅存於印尼爪哇島烏戎庫隆國家公園(Ujung Kulon National Park),也被IUCN列為CR極危物種,在嚴格的保護之下,野生數量維持在穩定75隻左右,約在十年前只有不到50隻,單角。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2

 

 

 

最後一種堪稱萌萌版犀牛:蘇門答臘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小的犀牛,雙角,一身紅棕色披毛是牠的特徵,IUCN列為CR極危物種,目前僅剩80隻不到,被科學家喻為是當代最接近滅絕的大型哺乳類動物,正積極透過人工繁殖等技術延續物種生存。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2

 

 

2022年3月時,印尼蘇門答臘島韋卡巴斯國家公園Way Kambas內的蘇門答臘犀牛保護區,犀牛媽媽Rosa在經歷過八次流產的艱難的過程後,終於生下一頭可愛的雌犀牛寶寶,為蘇門答臘犀牛再添一個希望。

圖片來源:CNN 延伸閱讀

國家地理頻道也曾拍攝《Mission Critical:Operation Sumatran Rhino關鍵任務:搶救蘇門答臘犀牛》紀錄片,紀錄著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雌性蘇門答臘犀牛「伊曼」2014年在野外被發現後,專家們竭盡所能地幫助牠繁衍後代,卻因為罹患子宮肌瘤等健康問題難以實現,「伊曼」在2019年時病故,很推薦去欣賞這部紀錄片,認識與非洲草原上截然不同的犀牛人生。

總結犀牛個體數增減情況來看,非洲犀牛,仍是盜獵買賣下的主要犧牲者,而分布於東南亞的三種犀牛,則是在原本數量就稀少的情況下,再加上棲地環境改變、族群個體稀少且破碎化等等問題,導致自然繁育不易、疾病死亡,只能盡力持平,不要讓物種走向滅絕之路。

《關鍵任務:搶救蘇門答臘犀牛》影片中科學家提到,人類有兩種配方可以來拯救這個物種,一種是科學,另一種,是人性在科學家疲於奔命地為物種永續而努力時,停止盜獵、終止消費,將大大改變犀牛未來的命運。

 

 

2012-2021年南非犀牛盜獵統計

根據IRF國際犀牛基金會近十年間的犀牛盜獵統計數據顯示,犀牛盜獵在2014-2015年達到最高峰,平均一年有近1200犀牛遭盜獵,換算平均一天有3-4隻的犀牛因盜獵而死亡,對比南非環境部(Department of Forestry, Fisheries and the Environment)資料,實在很難想像2007年時,僅發生13件犀牛盜獵事件。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2

爾後,在當地政府為遏止盜獵所採取的措施下,以及國際間越來越多國家及民間保育團體疾呼必須立即正視犀牛的滅絕危機,盜獵數字有微幅趨緩的情況。直至2020-2021年,全球COVID-19疫情大爆發,南非全國封鎖進而減少盜獵行為,大幅降低盜獵數字。南非環境部部長Barbara Creecy表示:「由於國家邊界的關閉,及國際航運旅行的徹底停擺,阻斷了非法盜獵集團用來過境國和消費國提供犀牛角的主要方式。」疫情讓人類受難,但野生動物卻因禍得福的案例又增添一筆。

根據IRF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犀牛總數已不到27000隻。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2

 

2022後疫情時代的殺戮再起

只是,到了2022年,面對疫情常態化,人類逐漸接受與病毒共存,各國家的旅遊、航空限制漸寬,盜獵的侵略也正在增加。南非環境部於2022年8月公布的數據指出,今年上半年遭盜獵犀牛已來到259隻,相較2021年同期多了10隻,且轉向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

延伸閱讀

 

 

五隻犀牛在南非開普敦郊外的私人野生動物保育區遭到非法集團盜獵死亡,其中一隻還是懷孕的雌犀牛。

盜獵操作過程,盜獵者會經過觀察、了解犀牛在特定時間的位置後潛入,再利用滅音步槍近距離射擊,然後砍掉犀牛角,非常殘忍。

資料來源:Daily Maverick  照片:Inverdoorn Private Game Reserve     延伸閱讀

IRF國際犀牛基金會執行長Nina Fascione:「這清楚地提醒了我們,犀牛在生存之戰所面臨的威脅依舊持續著。不幸的是,這些損失證實了我們的擔憂,隨著旅遊限制的放寬,盜獵的侵略正在增加,並蔓延到南非各地,盜獵的目標除了國家公園,也轉向私人保護區。」

延伸閱讀

 

國際間的反盜獵作為

在南非,為了遏止盜獵問題持續惡化,不論是國家公園或是私人保育區,獸醫師每半年到一年就要把犀牛割到剩下3-4指的長度,由於犀牛角就如同我們的指甲和頭髮一樣是由角蛋白組成,切除犀牛角還會再生,不會對犀牛產生影響。只是為一頭犀牛進行切角手術約需要花費580英鎊,但犀牛角會自然生長,因此手術每隔18-24個月就必須重複一次,所費不貲。

此外,有專家提出在犀牛角上裝上反盜獵裝置,整合網路攝影機、GPS和心率監測等多種監控機制,只要感測犀牛被施打麻醉等心跳減速反應,就會啟動通報機制,發送GPS訊號並啟動網路攝影機傳送現場畫面,同時也會發出警告聲響產生阻嚇作用。只是犀牛角會不斷生長,很容易就可能會把晶片破壞。

也有保育專家出奇招,在犀牛角注射有毒染料,是幫助犀牛用來對付寄生蟲的殺蟲劑,不會對犀牛造成影響,但人類吞食的話,則會產生噁心、嘔吐、抽蓄等症狀,減少被盜獵的機率。

被植入反盜獵裝置RAPID(Real-time Anti Poaching Intelligence Device)的犀牛角,希望能達到嚇止盜獵者的作用。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延伸閱讀

台灣反盜獵作為

反觀台灣,1992年11月19日,農委會正式公告,全面禁止核發犀牛角進出、口及買賣許可證後,在台灣市場上幾乎已經找不到犀牛角消費的管道,民眾也漸漸認知不再迷信犀牛角療效偏方。

 

莊福文教基金會附設動物園(六福村)做為台灣第一間野生動物公園,且擁有最龐大犀牛族群,動物保育實責無旁貸。當2014-2015年犀牛盜獵最嚴峻的時候,便派員前往南非現地考察,並與當地犀牛孤兒院Care for Wild簽訂合作意向書,除了捐助整修院內犀牛廚房外,也宣示共同合作犀牛保育工作。

 

2016年時,基金會更公開召募保育志工,率領由攝影師、插畫師、野生動物照養員、獸醫…等專業人士組成的「犀望遠征隊」實地走訪南非,透過不同專業的角度紀錄、實作與體驗現地保育及照養工作,將實際的情形帶回台灣,讓更多人了解犀牛所面臨的生存困境。

 

2016年舉辦的「巨型草食獸麻醉技術工作坊」,以及2018年的「犀牛輔助生殖技術工作坊」,來自全球的動物專家學者一起來到六福村,除了詫異園區內犀牛自然繁育得如此順利,也藉由犀牛麻醉、生殖道超音波檢測、人工採精等實作,互相交流經驗,也將成功的經驗帶回各國,做為犀牛繁育及照養的範例。

延伸閱讀

2021年,經過兩年的努力與準備,從健康檢查挑選合適的犀牛、訂製符合國際規範的運輸箱籠、申請國際CITES運輸許可、台灣保育類動物進出口許可、運輸減敏測試、醫療減敏測試…等等諸多前置作業,也在多方專家的共同協力指導下,終於在6月時成功將犀牛艾瑪送往日本東武動物公園。

延伸閱讀

這一年來,我們不時的收到來自台灣的艾瑪粉絲關切牠的近況,基金會除了與日本東武動物公園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掌握艾瑪的健康和生活情況,日方也透過即時影像的傳輸,讓艾瑪在台灣的照養團隊可以一解相思之苦。同時,基金會也再次向日方表達待疫情趨緩,雙邊國界開放後,我方將組團前往日本探親的意向,期間請務必好好照顧台灣媳婦艾瑪。

 

 

地球一場疫情,人類生活與環境都受到巨大衝擊,野生動物的生存危機也連帶改變,或許因禍得福,也或許只是短暫消停,在犀牛的世界裡,可能永遠不懂為什麼人類要奪取牠們的角,但是這件事情卻每一天在地球的另一端不斷上演。

誠如《The Last Animals最後的動物》導演在片尾所說的,滅絕就發生在眼前,人類必須善用僅存的時間改變現況,否則,人類終將成為地球上「最後的動物」。2022年,我們期待一切都會好轉;922世界犀牛日,期許犀牛不再走向滅絕。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