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所舉辦的行豐競賽已於11/15落幕,不過六福村提升動物福祉不間斷,持續推進行豐、增加動物生活中的變化及刺激。本篇《動物行為豐富化-案例二》聚焦在於行豐競賽上,榮獲第2名的大貓不倒翁擴香石,要來看看一顆圓圓小小的擴香石怎麼讓「大老虎」變成「小貓咪」。
圖/ 孟加拉虎用牠大大的身體追著小小的球跑,樣子相當逗趣。(圖片提供=六福村 )
響應環保、實踐永續 運用蚵殼製作孟加拉虎的玩具
行豐設施的設計需考量動物種類、個體特性與行為需求。這次使用大貓不倒翁擴香石這個物件的目標動物是「孟加拉虎」,牠們除了繁殖期及育幼期,大部分狀況下皆為獨居型態,不過在圈養的情況下,會有需要群養動物的狀況。
為了嘗試讓動物「轉移注意力」,以降低動物因為另一個個體的存在而帶來的壓力。針對嗅覺敏銳、具有明顯「裂唇嗅」行為、敏銳視覺的特性,加上此次行豐競賽需響應環保、永續議題,且受到「博藤海洋生技」的蚵殼擴香石啟發,歷經3~4個月設計物件的大小、形狀,而設計出「大貓不倒翁擴香石」。
圖/ 「大貓不倒翁擴香石」實品照(圖片提供=六福村 )
大貓不倒翁擴香石是將回收廢棄物重新利用,由廢棄蚵殼經破碎成粉末後為主原料翻模製成,並擁有質輕、吸水性佳的特色,於球體內部鈍端一側安置廢棄重物如廢棄鐵件、寶特瓶灌水等等,使球體能產生「不倒翁」效應。
將物件透過液體浸泡或噴灑等方式,將日糧肉品血水、動物尿液、貓草等味道收集和保留,讓這個物件促進動物嗅覺刺激。
圖 /「裂唇嗅」是指上唇會翻起的行為,有利於氣味傳到犁鼻器,可於貓科動物身上觀察到。 (圖片提供=六福村 )
金妮、張秋超喜歡!多了更多活動 增加自然行為
在實施行為豐富化時,最大的挑戰來自動物的警戒心與適應能力。六福村保育員彭健棟分享,根據年齡層不同,個體使用後反映出的狀況也不盡相同。像是年紀輕的孟加拉虎對於新的刺激接受度較高、年長則需更長的適應期。彭健棟接著說明,不過我們著重每隻動物個體的需求,不強迫參與,所以這次主要觀察兩隻老虎個體-「金妮」和「張秋」。
其中,保育員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讓金妮使用浸泡過血水的物件,牠不斷抱著舔舐的樣子,相當討喜、可愛;張秋使用噴灑貓草味道的物件,則露出放鬆的姿態,整隻躺倒著、放鬆身體,還邊留著口水把玩,而且因不倒翁的特性,當張秋用大大的手掌把玩時,只要擴香石開始不動,牠就會傻乎乎的站在物件前等待,讓保育員直呼「萌翻了!」。
此外,在置入行豐後,還可以發現兩隻孟加拉虎的休息時間比例下降,多了更多活動時間、自然行為,如撲擊、嗅聞、裂唇嗅等。
圖/ 孟加拉虎會不斷舔拭泡過血的行豐設施。(圖片提供=六福村 )
未來需如何應用?應要再加強把關?
針對味道取用的材料,像是血水、尿液皆有經過獸醫把關,且會將浸泡血液、尿液、貓草的物件分離使用,並加強消毒與清潔。除此之外,這個設施延伸應用範圍廣,也可運用在其他會展現裂唇嗅的動物身上,如非洲獅、馬等。未來則計畫將物件放置於展場,期待動物使用時,能讓遊客觀察到動物自然行為的展現,以達到教育保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