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資訊

News & Events

賀奪冠!「親子同樂會」趨近巴布亞犀鳥真實生活環境

保育員林孟臻:「設計行豐設備最有趣的就是,每次都會設想動物使用的方式,但總會跟我們臆想相異;不過,真的很樂見行豐設施能為圈養動物創造出更接近自然的生活環境。」

於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所舉辦的行豐競賽獲得第1名殊榮的頑皮世界,根據巴布亞犀鳥的習性、個性,以新展場為整體設計區域,設置假樹洞、架設搖晃棲架、採食器等,打造出「親子同樂會」以符合巴布亞犀鳥自然行為的生活環境。
 

展現科技活!參考國外文獻、利用軟體規劃動物生活場域 

因要為巴布亞犀鳥更換成新展場,所以預先利用電腦軟體規劃符合動物生活的場域,並考量到動物原生棲地的特徵與參考相關文獻,進而設計。

過去,日糧置入後,動物會優先採食自己喜歡的品項,如種類、甜度、軟硬度等,在「挑食」過程中,會將不喜歡的部分往地上丟,導致同籠個體無法正常採食。頑皮世界保育員林孟臻說道,動物有這樣的反應,主要是因為原先環境過於單調、個體挑食狀況,再加上個體年幼、愛玩。


圖/透過「採食器」,巴布亞犀鳥的取食方式更加多元。(圖片提供=頑皮世界 )

因此,在新展場置入行豐設施時,考量以上分析去設計行豐。參考東南亞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SEAZA)的相關文獻,其中提及國外動物園有架設過會搖晃的棲架,所以將其延伸,而籌備過程約花1個月的時長設計與建蓋,製作材料主要以園區內的現有資源為主,如廢棄木材、倒木,加上水管而建成的「水管站架」,不但讓環境不會過於單調,更實現資源再利用的永續理念。


圖/植物在展場的比例大大提升,搭配圖中的行豐設施-「水管站架」,間接還原較自然的生活環境。(圖片提供=頑皮世界 )

除了水管站架外,有將竹節插上食物的「紅龍竹子採食架」、廢棄告示牌做成的「假樹採食架」、垃圾桶「巢箱」、棲木製成的「搖晃鞦韆」,更放置鏡子引發個體好奇心的魔鏡魔鏡誰最美等,並增加植物密度,還原物種原先棲地的生活空間。


圖/(左上)假樹採食架、(左下)紅龍竹子採食架、(右上)魔鏡魔鏡誰最美、(右下)搖晃鞦韆。(圖片提供=頑皮世界 )

 

小孩白金看鳥媽媽怎麼做 成功引導親子互動、學習

一開始動物對新設施感到陌生,所以較為抗拒,約經過3~4天持續使用食物引導,才願意主動嘗試使用。有趣的是,因巴布亞犀鳥的母鳥-小白對環境接受度高,初期便會率先使用新設施,而幼鳥-白金則透過觀察母鳥行為進行模仿,成爲親子互動的重要契機。林孟臻還分享,不過動物使用行豐的方式,有時會與當初我們構想不同,例如:採食架沒食物時,可能被巴布亞犀鳥拿去清理牠們的穢物。

林孟臻也小小透露,之後也會於展場設計開鎖裝置與門栓,讓巴布亞犀鳥需要運用更多技巧取食,進一步激發其智力與好奇心。

「親子同樂會」的水管站架和搖晃鞦韆因其特質具備廣泛的適用性,未來可應用於其他物種,例如猴子、白鼻心等擅長攀爬的動物。透過頑皮世界的巴布亞犀鳥案例,我們看到了圈養環境中的無限可能,值得期待未來更多的創新應用。


圖/ 由垃圾桶製成的「巢箱」。(圖片提供=頑皮世界 )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