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犀牛日

2025 World Rhino Day

當大家目光再次聚焦於世界犀牛日,我們也回望這些年守護犀牛的足跡——
莊福文教基金會自 2017 年號召 3000 人排出全台最大犀牛圖陣,2018、2019 年連續舉辦「紅鼻子挺犀牛」活動凝聚關注;2020–2021 年推動台灣史上最大瀕危動物輸出計畫「艾瑪小姐要出嫁」,為犀牛族群開創新希望; 2025 年更前往 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韓國首爾動物園參訪,和迎接六福村誕生的新生命「花枝丸」,展現國際保育合作的力量。
 
這一路的點滴,串連起的不只是事件,更是一份不願讓犀牛從地球舞台退場的堅定信念。
雖然犀牛族群近年在各國反盜獵與復育行動下略有回升,但牠們依然面臨棲地喪失、破碎化、外來物種入侵與盜獵等重重威脅,只要盜獵一日不止,犀牛的存續就依舊岌岌可危。
在 2025 世界犀牛日,讓我們一同關注牠們的現況,持續用行動守護這群遠古巨獸的未來。

世界犀牛現況(統計期間2023-2024)

僅剩的五種犀牛,全世界加總僅剩下不到 28,000 頭犀牛。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4
 
世界犀牛數量統計。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4
白犀牛
IUCN估計2024數量及現況:17,464;近危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4
 
白犀牛是現存五種犀牛中數量最多的,約有 17,464 頭,分布於非洲 11 個國家。牠們分為南部與北部兩個亞種,但北部白犀牛目前僅存兩頭雌性,已被視為功能性滅絕。白犀牛曾在 20 世紀初一度瀕臨滅絕,僅剩不到百頭,但經過長期保育,族群數量在 2012 年攀升至逾 21,000 頭。然而,自 2012 年起,白犀牛因數量龐大成為偷獵者鎖定目標,在 2012 至 2021 年間減少了約 24%。儘管近年盜獵數量有所下降,仍是白犀牛面臨的最大威脅。值得欣慰的是,IUCN 非洲犀牛專家小組(AfRSG)於 2023 年宣布,白犀牛族群十多年來首度回升,目前估計達 17,464 頭。
 
台灣圈養白犀牛數量:(截至2025年9月)
六福村:21隻
臺北市立動物園:4隻
壽山動物園:2隻

黑犀牛
IUCN估計數量及現況:6,421;極度瀕危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4
 
黑犀牛現分布於非洲 12 個國家,總數約 6,421 頭,由西南、南部與東部三個亞種組成;第四個亞種西部黑犀牛已於 2011 年被宣布滅絕。黑犀牛曾是非洲最常見的犀牛,1960 年多達 10 萬頭,但因偷獵於 1990 年代中期驟減至約 2,300 頭。近年在各國保護行動下,族群緩步回升,過去十年成長約 28%。然而,IUCN 非洲犀牛專家小組(AfRSG)報告指出,截至 2023 年底黑犀牛數量較前一年微減 1%,主因為納米比亞與南非部分保護區偷獵加劇,這是自 1995 年以來首次出現輕微下滑,但仍盼只是穩定增長中的暫時波動。

大獨角犀牛
IUCN估計數量及現況:4,014;易危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4
 
大獨角犀主要分布於印度與尼泊爾,偶爾會進入不丹,三國並共同推行跨國管理策略。受益於嚴格的保護措施,其族群已從上世紀不足百頭,穩步回升,近十年增長約 20%。然而,大獨角犀仍屬易危物種,偷獵、棲地喪失與入侵植物威脅其生存,且其原生棲地多已消失,復育需仰賴重新引入。另有研究憂心更劇烈的季風可能導致棲地破壞並加劇人獸衝突,進一步影響其存續。

爪哇犀牛
IUCN估計數量與現況:76;極度瀕危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4
 
自 2011 年越南族群滅絕後,目前僅存於印尼。2019–2023 年間,該公園發生大規模偷獵事件,報導稱有 26 頭犀牛被獵殺,主要盜獵者已判刑 12 年。若數據屬實,目前族群數量可能從 76 頭降至 50 頭,增加族群存續的不確定性。

蘇門答臘犀牛
IUCN估計數量與現況:34-47;極度瀕危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4
 
目前僅存於印尼,分布於 4 個孤立族群與 10 個亞群,其中僅萊蘇爾山族群數量足以維持生存。直接目擊事件罕見,足跡等間接證據也日益稀少,使族群趨勢充滿不確定性。印尼政府估計總數不超過 80 頭,亞洲犀牛研究組織(AsRSG)則認為實際可能僅 34–47 頭,且單一亞群不超過 30 頭。十多年來無盜獵證據,但族群依然岌岌可危。幸運的是,位於蘇門答臘島的保護區已成功繁殖 5 頭幼犀,為建立安全種群帶來希望。

盜獵仍然是犀牛面臨最大的威脅
20 世紀初,全球約有 50 萬頭犀牛,如今野生族群僅剩近 2.8 萬頭,主要原因一直都是盜獵
犀牛角盜獵多由跨國犯罪集團操控,雇用當地人非法獵殺犀牛,再送往黑市販售至中國與越南。儘管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犀牛角具藥用效果,但販售者仍宣稱其可治療各種疾病;另有富裕商人將犀牛角作為身份象徵,用於派對解酒或雕刻炫富。為滿足這些需求,犀牛不斷遭到獵殺;若不加以制止,部分物種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滅絕。

犀牛盜獵統計數據

非洲各地盜獵數量統計。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 2024

▪︎ 2023年,非洲至少有586頭犀牛遭到盜獵,比2022年增加了4%。
▪︎ 如今,每 15 小時就會有一頭犀牛被偷獵。
▪︎ 從2013年到2017年,全球每天都有超過 3 頭犀牛因盜獵而喪生。
▪︎ 自2008年偷獵危機爆發以來,非洲已有超過 12,000 頭犀牛遭到盜獵。
▪︎ 南非擁有全球一半以上的犀牛,因此全球大部分犀牛盜獵事件都發生在南非。

近年全球犀牛反盜獵行動摘要
 

南非 — 全球犀牛數量最多國家

去角計畫(Dehorning):在 KwaZulu-Natal 省等地大規模實施,研究顯示能讓盜獵率下降近 80%,且成本較低。
強化執法與監控:
▪︎ 以誠信測試(測謊)篩查保護區員工,防內鬼共犯
▪︎ 加強環境部、警察、檢察官之間的聯合行動
▪︎ 透過圍欄監控、無人機與巡邏隊提高即時偵測能力
社區參與:讓周邊居民參與監控、巡邏,降低偷獵者潛伏機會
成果:2024年犀牛遭盜獵數下降 16%(從 499 隻降到 420 隻)
 

印度 — 執行保育工作及反盜獵措施

反盜獵措施:印度政府加強執法力度,增聘護林員,嚴厲打擊盜獵行為。自 2016 年以來,阿薩姆邦的犀牛盜獵活動下降了 86%。
棲息地保護:致力於保護和擴大犀牛的棲息地。具體措施包含:
▪︎ 擴大保護區面積:例如,奧朗國家公園(Orang National Park)增加了 200.7 平方公里,布拉恰波里野生動物保護區(Brachapori wildlife sanctuary)增加了 195 平方公里。
▪︎ 恢復被人類侵占的棲息地: 在勞霍瓦野生動物保護區(Laokhowa wildlife sanctuary)和布拉恰波里野生動物保護區,政府協助安置大量民眾,恢復了 12.8 平方公里的犀牛棲息地。
 

台灣 — 防堵非法犀牛角流入/轉運 與 支持國際保育倡議

犀牛角貿易管制
▪︎ 台灣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締約實施地區之一(透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執行),依規嚴格禁止犀牛角進出口與買賣。
▪︎ 犀牛角屬於 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任何進出口或持有、販售都需經主管機關許可,違者會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處罰。
▪︎ 查緝與執法合作
▪︎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與 海關總署、刑事警察局 合作,定期進行野生動植物製品查緝,攔截非法犀牛角及其他瀕危物種製品。
▪︎ 與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及 世界海關組織(WCO)合作,分享走私情報、參與國際聯合緝私行動(如「雷霆行動」(Operation Thunder))。
宣導教育
▪︎ 六福村飼養、復育白犀牛並辦理動保教育活動,向大眾介紹野外犀牛遭盜獵的困境。並積極參與國內外野生動物交流與研究;以及響應世界犀牛日舉辦繪畫徵件、動物保育說書活動,呼籲民眾支持國際犀牛保育。
 

CITES 國際合作行動

▪︎ 2025 年於 南非召開「犀牛執法特別工作會議」
▪︎ 超過 20 國海關、警察、野生動物主管單位共同制定跨國反走私策略
▪︎ 鼓勵加強情報共享、走私通道攔查、提升法規與刑責
 

科技與創新應用

▪︎ Rhisotope Project:將微量放射性同位素注入犀牛角,使其能被機場與邊界輻射偵測器掃描辨識
▪︎ AI 與監測技術:透過影像辨識、熱感攝影、環境感測器分析偷獵活動,協助巡護隊預測偷獵風險區
▪︎ 去角研究與成本效益分析: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持

犀牛相關報導

犀牛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堅韌的動物之一,牠們的存續不僅關乎物種多樣性,也象徵我們對自然的責任。雖然近年保育與反盜獵行動帶來希望,但只要偷獵存在,犀牛的生命仍危在旦夕。讓我們一起行動,支持保護計畫、響應世界犀牛日,守護這些溫柔而堅毅的巨獸,讓牠們的身影繼續在地球上奔馳。
 
 

🦏2025犀望永續 —【我心中的犀牛】繪畫徵件活動

 
為響應 2025年9月22日 世界犀牛日 (World Rhino Day),莊福文教基金會特別舉辦 「犀望永續—我心中的犀牛」繪畫徵件活動
我們希望透過孩子的畫筆,傳遞「守護犀牛、守護地球」的重要訊息。讓更多人看見犀牛的美麗與脆弱,一起為保育行動發聲!

活動資訊
📌 徵件主題|【我心中的犀牛】
📌 參加資格|台灣地區國小學生,6~12歲(以個人為單位)
▪︎ A組|國小1–2年級
▪︎ B組|國小3–4年級
▪︎ C組|國小5–6年級
📌 徵件日期|即日起~2025/9/30(二)23:59

🖌️ 作品規格
▪︎ 尺寸:八開圖畫紙(請自備圖畫紙)
▪︎ 媒材:不限作畫媒材及風格,以平面設計為主,勿黏貼任何立體物於畫稿上。
▪︎ 繳件方式:掃描完成作品,於2025/9/30前上傳至活動報名表單,以Google表單送出時間為憑。報名表單👉 https://reurl.cc/89YQ6b
▪︎ 繳交格式:JPG、JPEG 或 PNG 檔,解析度建議 300 dpi,大小 5–10 MB(最大不可超過 10 MB)

🎯 評分標準
▪︎ 主題切合度|30%
▪︎ 創意表現|30%
▪︎ 色彩運用|20%
▪︎ 技巧呈現|20%

🏆 獎勵方式
各組別取 特優、優等、佳作 各一名
🎁 A/B組
▪︎ 特優:獎狀1張、六福村入場券4張、犀望巴士抱枕1隻
▪︎ 優等:獎狀1張、六福村入場券2張、犀望巴士抱枕1隻
▪︎ 佳作:獎狀1張、《Guide to the Wild 親子探險遊戲書》1本、犀望巴士抱枕1隻
🎁 C組
▪︎ 特優:獎狀1張、六福村入場券4張、《Guide to the Wild 親子探險遊戲書》1本
▪︎ 優等:獎狀1張、六福村入場券2張、《Guide to the Wild 親子探險遊戲書》1本
▪︎ 佳作:獎狀1張、《Guide to the Wild 親子探險遊戲書》1本、犀牛造型合金別針徽章1組

 


📬 獲獎須知
▪︎ 於2025年11月以電話通知得獎者,後續頒獎典禮時間將個別通知。未得獎不另行通知;每人不重複得獎,將擇最高獎項給予獎勵及名次。資料不全或無法聯繫者,以棄權論。
▪︎ 所有得獎作品應於通知得獎時,將實體作品郵寄或送至莊福文教基金會(台北市中山區長春區172號B1),並同意簽署主辦方提供之著作財產權轉讓同意書,同意其著作財產轉讓「莊福文教基金會」。得獎實體作品均不退還,基金會將依合適性用於後續保育推廣及再製應用,如有相關收入所得,亦將用於保育推廣工作

⚠️ 注意事項
▪︎ 為確保得獎作品之水準,徵件作品若無達到基本門檻,評審得以認定獎項從缺。
▪︎ 參加者充分明瞭並同意主辦單位有權不公開任何參加者之得分成績,參加者應尊重主辦單位及評審對徵件作品最終裁量權之決定,對評審結果不得異議。
▪︎ 徵件作品限未曾參加其他比賽獲獎、公開發表或展示,違者經查證屬實,得取消得獎資格,獎位不遞補,如已領取獎項者,主辦單位得追回原獎項。
▪︎ 作品著作權已讓與他人或授權他人使用者請勿參加,並嚴禁盜用他人作品,若盜用抄襲不實及違反著作權者,須自負法律責任,且與本會無關;須賠償本會所受一切損害,並取消得獎資格,獎金一併繳回。
▪︎ 凡參加者報名成功後均視為認同並接受本徵件活動簡章之各項規定,本徵件活動簡章若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有權依需求以公告方式隨時修改、變更、中止本徵件活動、本徵件活動辦法或本徵件活動獎金或獎品之權利,無需另行通知。

☎️ 聯絡資訊

02-2515-0222 #30 謝小姐
naomi.hsieh@leofoo.com.tw

📢 讓孩子的創作成為守護犀牛的力量!
歡迎大小朋友一同響應,為瀕危的犀牛發聲 💚
 
馬上報名👉 https://reurl.cc/89YQ6b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